不锈钢的定义与特性
不锈钢是一种含有碳量低于2%的合金鋼,它通过加入其他元素(如铬、钼、硫等)来提高抗腐蚀性能。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和高强度,是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最佳选择。它通常分为两大类: austenitic 不锈钢和 ferritic 不锈钢。
Austenitic 不锈钢
Austenitic 不锈钢是最常用的类型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铁-18%至30%的钠,少量添加铬、镍以及一些其他元素。这一类型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高塑性以及良好的热处理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建筑材料和消费品制造中。
Ferritic 非晶态不锈鋼
Ferritic 非晶态不锈鋼主要由铁-10.5%-27%的钠组成,含有较少量的镁。在这些非晶态结构中的 钠对应的是“200”系列,而在单相结构中的则对应“400”系列。这一类型由于其成本低廉且易加工,因此广泛用于家用产品如烤箱门板、大型家具框架等。
Martensitic 和 precipitation-hardening (PH) 类型
Martensitic 类型含有较高比例(11%-17%)的钠,并且可能还包含少量碳,这使得它们可以通过加热到适当温度并快速冷却来形成马氏体结构,从而获得更高硬度。PH 类型则通过合金化以获得更高硬度,通常包括15-25% 的氮或硅。此外,由于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被处理以达到不同级别的硬度,使得它们非常灵活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如刀片制品、工具件及精密机械零件等。
Duplex 和超 duplex 类型
Duplex 和超 duplex 类型结合了 austenite 和 ferrite 结构的一些优点,这使得它们既拥有 austenite 的极佳耐腐蚀性,又拥有 ferrite 的更高强度。此外,由于它们比 austenite 更难形成物质破坏,因此也被称为“双相”或“三元系”。这两种类型特别适用于需要同时提供卓越耐磨性和极端抗化学介质侵袭性的环境,如海水涂层处理设备或海洋工程项目中使用。